拥抱科技 勇于创新

INNOVATION & CREATION

在红圈所当律师有哪些压力和矛盾?

e律师2020-07-02

  在红圈所当律师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在红圈所就代表你要承受更多的压力与矛盾,那么在红圈所上班会遇到哪些矛盾呢?



  红圈所的工作,个人观察,大体存在着以下几个矛盾:


  (1) 客户对红圈律师工作质量要求的高期待与要求红圈律师快速及时回复之间的矛盾

  (2) 律师相对有限的工作时间和团队相对无限的受案量之间的矛盾

  (3) 客户对相对确定答复的需求和中国法下本身极大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

  (4) 法学院培养无法充分满足实务需要与律所希望新人即插即用的矛盾

  (5) 客户希望以最低的价格获取红圈法律服务与部分红圈律所以律师工作小时含金量作为评价指标的矛盾


  实际工作中,真正面临的压力,很多时候来自于调和这些矛盾的需要。


  1. 客户对红圈律师工作质量要求的高期待与要求红圈律师快速及时回复之间的矛盾


  客户对红圈律师的工作质量,普遍要求是较高的。毕竟收费相对较高嘛。


  就像花3000元吃一顿饭,服务员上酒上的慢了,说话声调高了,你可能都要在大众点评上口吐芬芳。而吃沙县小吃,可能肉丝炒饭的鸡蛋里吃出了蛋壳,你也就吐出去算了。


  除了菜色要好,味道要佳,上菜自然还要快,强调一个及时响应。否则前菜吃完,主菜还没上,免不得大众点评又是反手一个二星差评。


  可是好和快,本质上是矛盾的。好就很难快,快就很难好。正如饭店催菜容易催出来惨案,律师催活容易催出来屎活。


  作为一个初级律师乃至中级律师,有时你可能会发现这个矛盾是无解的,有时客户的不合理要求是难以控制的。即使你提高效率,各种求助,提升自己,拒绝客户的无理要求,总有那么一个不眠之夜,你所能做的,只能是扛着来自客户、合伙人、上级律师的压力,牺牲自己的睡眠,在发出邮件之前,强迫症一样地反复点开邮件附件,疯狂检查typo,一遍又一遍地检索案例。心里一万个草泥马飘过,思考人生,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长时间熬夜加班后,这个矛盾可能会更加的无解,因为缺乏睡眠的状态下,错误可能是更加频出的,效率可能是更加低下的。但客户的要求,可能还是一如既往的。


  2. 律师相对有限的工作时间和团队相对无限的受案量之间的矛盾。


  团队人员是有限的,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有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到,案子似乎是无限的。鉴于红圈所对于权益合伙人创收的要求普遍是不低的,低价竞争的环境下,为了满足高额的创收指标,有的时候只好以量取胜,来者不拒。


  案子多了,这边一个案子秦经理打来电话催促上诉状,一阵解释,那边另一个案子刘律师的电话会议又过来了,各国律师叽哩哇啦一顿,不明所以。正纠结间,法院的电话又打来了,原来是客户诉讼费还没准备好,一顿劈头盖脸骂。


  于是长此以往,邮件一震就一阵心慌,微信一响就坐立不安,个人生活逐渐处于失控的状态。


  在我的红圈生涯中,除了入职的前半年,大概此后手中再也没有同时进行的大项目、小咨询少于5个的情况。


  白天兵来将档、水来土掩,零敲碎打,不知不觉中天就黑了。于是客户下班了,终于才有整块时间起草文件了。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有的时候很想把案子扔给新人,但发现如何说明,写出来的东西仍然不尽如人意,于是还是只好亲自上阵。很多时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有些会只是你开的,有些材料只是你看到,有些沟通只是你做的,有些客户意图只有你能完全领会的,而这些,有时短时间新人是难以消化的。


  在红圈所,有时深切的感到,似乎对出色完成任务的奖励,不是调整和休息,而是与更多的信赖相伴的更多的任务。于是忙者愈忙。


  长此以往,能力可能是飞速提高的,但压力,可能是山大的。肚子,可能是高速凸起的。


  3. 客户对相对确定答复的需求和中国法下本身极大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


  客户总是希望得到相对确定的答复,就像病人总是希望大夫能够相对确定的告知自己的病,何时能好。


  但是就像每个病人的体质不同,即使用有效药物治疗,取决于无法掌控、难以预知的因素,医生也难以准确预测病人的康复轨迹一样,由于一个诉讼案件的进程、结果,无时无刻不取决法院乃至个别法官对于案件事实、法律条文的理解,法官个人结案率指标的达成等律师无法掌控的因素,至少就诉讼律师而言,对于很多基本的问题,例如判决何时出具、庭审结束后到底能否胜诉、甚至合同的效力,有的时候都难以给出十分确定的答复。


  于是律师的回答充满了“我们初步判断”、“我们倾向于认为”。律师的每个结论,似乎都要加上“大概率”、“有可能”。对此有的客户可能会恼怒、沮丧,难以理解。就像一个病人术后无法就手术是否成功得到医生确切的答复而感到沮丧一样。此时你作为律师可能会感到压力,也或许会感到淡淡的无力。


  4. 法学院培养无法充分满足实务需要与律所希望新人即插即用的矛盾。


  作为律师,可能每天都要回答一些闻所未闻的法律问题。例如“美国法下疫苗批准的流程是怎样的?”“中国法下关于关联公司合并重整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即便你从来没有学习过美国法、分不清破产重整和破产清算。


  “对不起,X律师,我在法学院没有学过这个问题,这个任务我可能做不了。”面对这样的任务,我不止一次从惊恐的实习生和初级律师那里得到这样的答复。只好暗自苦笑。


  我觉得这样的问题本身,说明了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教育并未充分让学生做好执业的准备,而法学院学生和律师所面临挑战亦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法学院解决问题的很多知识和信息,相当一部分是有人送到跟前的。而律师基本需要自己自力更生。此外,法学院答错了题目,一般无非是影响GPA。律师做的不好,影响的可能是现实的交易与诉讼,面临的压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由于律师很忙,很多时候不会有手把手,这个从学生到律师转变的过程,很多时候可能只能靠自己参悟。反复竭尽全力后,却仍然交出屎活,一次又一次的面临来自客户、上级律师毫不留情的批评,压力,再次可能是山大的。


  5. 客户希望以最低的价格获取红圈法律服务与部分红圈律所以律师工作小时含金量作为评价指标的矛盾


  在一些红圈所,一方面存在低价竞争,以及客户的超低报价与极高工作要求的奇妙组合。一方面存在律所对各级律师,特别是中级和资深律师绩效的无形要求。


  律所衡量绩效的重要指标,除去耳熟能详的年最低工作小时要求外,还包括小时含金量和收入成本比。


  例如一个案子,收了100万,你工作了100个小时,你的小时含金量是1万/小时。同样工作100个小时,老板收了50万,则你这个案子上的小时含金量则只好减半。小时含金量越高越好。在有些红圈所,这个指标是各级律师评级和奖金评定的重要依据。


  另一个指标是收入成本百分比。你的成本包括工资、奖金乃至分摊到你头上的办公室租金。一个初级红圈律师一年的成本林林总总可能就有50-60万。假设你的成本是150万,你一年的工作小时带来的收入是300万,那么你的收入成本百分比便为300/150,为200%。少年,不错!如果这个值低于100%,则说明所里在你这个人身上是亏本的。长此以往,单从商业的角度来说,你是可以考虑走人了。


  这样的评价指标下,如果你对接的客户,仅仅就案件的一审二审支付了10万固定律师费,却仍然希望能够享受你24小时全方位的法律服务,想让你付出1-200个小时的劳动,你很想抽身,而又抽身不能,心中想到小时含金量和收入成本比可能受到的影响,心态可能是需要调整的。


  这样的客户,有时是不少的。

回顶部